close

 

法國十九世紀作家夏多布里昂 (Francois-Rene de Chateaubriand, 1768—1848),是法國浪漫主義的先驅。他對大自然的描寫和對自身情感的抒發,成了一代浪漫主義作家的榜樣。他首創的“情感浪潮”的寫作方法,成為浪漫主義作家常用的濫觴。他的思想和政治行動多有矛盾,一方面推崇王政主義,一方面又崇尚自由,就連他自己也感到困惑。

他用四十年時間,寫「九泉下的回憶」,被公認為是他所有作品中的最高傑作。這本洋洋巨作記錄了兩個世紀的交替、革命的起落、凡人的生死。他相信文字所產生的力量,可以超越一切其他力量之上。

選譯他所寫的「何內」Rene)一文,文字華麗優美,情感磅礡,詩意濃厚。

他首先歌頌廢墟的蒼涼,擴大了文學作品對自然的描寫範圍,並且開創了文學史上憂鬱人物的典型。

 (文: 菊佳)

「何內」

 

那些散步時瞬間湧上的種種思緒與感觸,如何才能說得清呢?在一顆孤獨心靈的空地上,那些激情迸發的聲響,就如同在沙漠的靜寂當中,人們聽到的風聲與水聲的喃喃低語:我們沉醉其中,卻無力描繪它。

秋日踏著猶豫不定的步伐突然出現在我面前:我滿心迷醉的走入暴風雨的時節。有時,我想成為那些戰士中的一名,在狂風,怒雲與幽靈間穿梭遊蕩;有時,我卻羡慕牧人的命運。我曾看見他在樹林旁,以微火點燃荊棘,溫暖著雙手。我聽到他那憂鬱的牧歌,這讓我想起,無論在何處,人們自然吟唱的歌曲總是充滿憂傷,即使在歌唱幸福之時依然如是。我們的心好似一件不完整的樂器,一架缺了弦的豎琴,努力在那表達歎息的聲調上,奏出愉快的歌謠。

那天,我迷失在怒放的歐石南花叢中,花海一直延伸到森林邊上。一丁點微小事也能引起我無限的遐思!微風送到我面前的一枚枯葉,炊煙嫋嫋繚繞樹梢的一座小茅屋,橡樹幹上在風中顫抖的一片青苔,偏僻處的一塊怪石,蘆葦沙沙作響,荒無人煙的一處湖泊!山谷遠處矗立的那座孤獨的鐘樓經常吸引我的視線;我經常久久注視那在我頭頂飛過的鳥群。我想像著它們飛向的那不知名的海港和那些遠去的季節:我願在它們的翅膀上自由翱翔。我內心一種秘密的聲音一直繚繞不去;我總覺得自己只是一個旅行者,但天上的一個聲音似乎在對我說:人啊,你遷徙的季節還未來臨;等那死亡的風吹起,你就可以飛翔,到你心靈一直嚮往的陌生地方。

快起來吧,期盼已久的風雨會帶著何內到生命的另一處!如此說著,我快步前行,臉龐在燃燒,風在我的髮間呼嘯,絲毫不感到雨水風霜,我像被內心的魔鬼附身般,狂喜的同時又痛苦異常。

        夜,當朔風搖撼著我的茅屋,暴雨撞擊著我的屋頂,當我透過窗子看到月亮在堆積的雲層中穿行,如同蒼白的船隻劃破波浪,這時,似乎生命在我內心深處不斷增長茁壯,似乎我有了創造世界的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issea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