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巴黎單親路  施文英     老師文化  出版

 

 

 巴黎單親路【推薦序之一】

 

美好的回饋    彭蕙仙

 

不論是基於什麼樣的理由成為單親,過程都是相當辛苦的。對本書作者施文英來說,除了母兼父職的蠟燭兩頭燒,還有文化適應的挑戰,而這也成為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讀者不單單只讀到一位母親慈愛堅強的心,也讀到一位樂於、勇於探索新生活的新女性的心。  

 

身為一位單親媽媽和外國人,作者經歷了身分與角色的激盪,讓我們在分享她的故事之餘,也彷彿進入了一場巴黎的城市風格導覽,更因為作者深厚的藝術與文學涵養,讓這個導覽的過程饒富人文氣息,相信,這樣的心態和態度,也是作者走在漫長而辛苦的單親路上的一種儆醒與選擇,因此讓她在面對自己和兩位女兒以及周遭環境時,能一貫保有一份清醒的自我──盡可能走在生活之上,而不是俯在生活之下,我個人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單親精神」,這個認知是:在雙份的生活負擔、責任壓力之外,豈不也同時擁有超值的親情大餐、生命滋味?

 

生命的能量,不就常常跟我們的投入成正比嗎?流淚灑種、歡呼收割,對走過單親路的人、用心認真走過這條人生苦路的人,尤其適用;每位單親者都可以詳細地述說他/她用怎樣的斤斤計較對付柴米油盬;用怎樣的巧思安排讓生活條件及時到位;單親者因此被訓練成生活大師,因為他的資源太有限,也因為他不想對生活屈服;他還希望擁有唱歌的心情、跳舞的姿勢。

 

於是我們看到在異國生活的作者怎麼樣透過各式各樣法令環境的幫助,盡可能為自己謀取福利:第二個小孩鋼琴學費減半、請領失業金,解決了經濟問題、和女兒的導師深入談話,以消除老師對女兒的既定負面印象……等等,相信讀者讀到這些,會受到相當程度的啟發:人生的一切,本來就是靠自己掙來的,在我們的周遭環境裡,固然存在著許多負面和成見,但如果我們夠認真尋覓,也會看見很多資源和力量,等待著我們支取和使用──不論命運給了我們一個怎樣的劇碼,請記住,我們有一定的能力可以讓舞台有不一樣的呈現可能。

 

單親生活的挑戰好高,不只在實際的生活與物質層面,常讓人應付不及,試想,如今在生活指數節節高漲的都會區,一對夫妻分工合作經營家庭都很不容易了,更何況是只有一雙手就得撐起一個家?除此之外,還有精神和心靈方面的需求,也同樣催折苦人;無論是單親孩子還是家長,心裡往往會有個「空位」,是缺席的那個人所留下來的;單親的家庭,家家有本難念甚至難堪的經,如果想不開、參不透,日日被此缺憾啃嚙,走不出情緒與心靈的牢籠,會更進一步弱化單親的處境,形成惡性循環。

 

而在這本書裡,我們固然也讀到作者分身乏術的疲倦、圖窮匕現的困窘,如又要上班、又要接送小孩;聖誕節要幫不存在的「聖誕老爸」準備禮物送給女兒、要參加學校親子日、帶小孩渡假……等等,這大概是每個單親家長都會碰到的事,但另一方面,作者卻也讓我們看到一位願意用心、勤於安排,更重要的是,正面看待生活的母親,能夠給孩子多麼豐富、多元、自主的成長歷程與人生態度,因而讓「家」有了不同的氣氛,也讓兩位在異國生活的孩子,有個健康、自信的生活態度,這是最讓讀者感動與學習的地方。

 

和許多單親書不同的是,作者書寫的時間跨度很長,從懷孕一直寫到孩子結婚,一路走來,有自己心路歷程的調整、工作與親職的分配、孩子在學校遭遇的族群歧視的問題、孩子的青春期,以及作者如何面對女兒的異國婚姻等,讀者彷彿參與了一部家庭史的撰寫;因為時間夠長,也有機會見證或者佐證作者所持教育理念與生活態度,所造就的正面效果,書中點滴,也就更有值得參考之處,所以本書也可說是一本單親生活態度的指南書。                                    

 

本書作者的寫作手法與其說是要從「單親」切入,不如說是從一位「生活者」切入,也因此,乍讀本書會訝異怎麼不見人們慣常對單親擁有的悲苦、憤懣、困坐愁城的既定印象,反而從文中的詩詞藝術與音樂藝術裡,品味出生活與思想的開闊細膩,不過,細心的讀者還是可以在字裡行間讀到一位單親母親的辛苦與勞頓,因為這是藏不住的實況;而當作者分享她的生活經驗時,讓人讀得既心疼也敬佩,理解到生之趣味總埋伏在重重現實難題裡,懂得向生命更深處耕耘時,我們往往也就在粗礪中挖出了寶藏。

 

人生永遠有美好的回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rissea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