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說:「巴黎是一場節慶。」
1920年,海明威本想和妻子到意大利去生活,但是,舍伍德•安德森告诉他:「應該去巴黎,那才是作家該去的惟一地方」。翌年聖誕節前夕,海明威夫婦來到巴黎。
的確,巴黎不會令人失望。
巴黎處處,讓人感受到節慶的氣氛。連我所住的巴黎郊區,六月七日,也充滿了節慶氣息。
商業中心左右兩旁的廣場上,搭起了音樂台,難道是音樂節提前舉行了嗎?
不對,不對,法國的音樂節是每年的六月二十一日,不會提前兩個星期舉行。但這一陣陣節奏分明的打擊樂聲,隨著音樂婆娑起舞的人群,又是什麼?
啊,原來是我們這一街區的節慶。西班牙、黎巴嫩、越南、寮國、柬埔寨、摩洛哥、突尼西亞、阿爾及尼亞、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國的美食,陳列在白色蓬布的帳棚下。婦女們穿著各種不同款式的民族服裝,準備餐點。各式遊樂場,讓民眾擲槍、擊汽球等等,讓人感受到一種與平日不同的氣氛。
多麼溫馨美好的畫面!
多元文化,不同民族和諧共餐,相邀一起共舞!這難道不是一個大同世界的縮影?
民族多元化,使巴黎的文化更豐富!
我們這一街區,外國移民很多,舉辦這一場節慶,讓不同種族的人們,攜手共同籌辦和參與。藉此機會,大家學習尊重彼此的文化,消弭因習俗不同而產生的誤會。
這一場節慶,將不同文化的人們距離拉近了;使街區的氣氛更美好,使世界的明天更美好。
今天,陽光普照,孩子們的臉頰泛紅,在廣場上奔跑、跳躍。許多殘障人士也都推著輪椅,沐浴在溫柔的陽光下。
並不是每天都有陽光,更不是每天都有節慶;我只希望,每個人的心中,天天都有節慶,天天都有陽光!
(施文英 攝)
- Jun 14 Sat 2008 02:23
巴黎是一場節慶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